益生菌3.0新概念!後生元到底是什麼?對人體又有哪些益處?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u後生元(Postbiotics)與副生元(Parabiotics)差別
|
益生菌是家庭必備的保健食品,益生菌搭配益生元(質)大家或許都有概念,但現在的益生菌3.0新概念是除了益生菌大兵與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質外,其實再搭配益生菌的代謝物後生元是更能維持益生菌最適生長環境的新元素唷!本文就讓我們來了解後生元到底是什麼吧!
後生元是什麼?
後生元(Postbiotics)是益生菌保健的新概念,國際益生菌及益生元協會(ISAPP)定義後生元為:「能為宿主提供健康益處的無生命微生物分泌物或其片段產物」。其實指的就是益生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益物質,或者死去的益生菌本身及其組成分,儘管它們不是活的微生物,這些物質對於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益處。
後生元(Postbiotics)與副生元(Parabiotics)差別
後生元Postbiotics和副生元Parabiotics的英文拼字雖然很像,但實際上它們具有不同的特色與功能:
後生元(Postbiotics)
後生元指的是益生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功能性代謝物或益生菌死亡後釋放的生物活性物質。例如:短鏈脂肪酸(SCFAs)、細胞外多醣(EPS)、抗菌肽,其特色為不含活菌,僅包含益生菌產生的代謝產物或細胞成分。
後生元的來源是由活益生菌通過發酵或代謝過程生成的產物,也可能來自益生菌死亡後分解的物質。其功能包含調節腸道生態、抗發炎、抗氧化作用、調節免疫系統,增強防禦能力、改善代謝及腸道屏障功能、調節腸道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長。
副生元(Parabiotics)
副生元指的是非活性的益生菌細胞或其碎片,也稱為「失活益生菌」,簡單來說就是完整的死菌細胞。例如:滅活的乳酸菌或雙歧桿菌,即益生菌整個細胞或部分組分,如細胞壁、DNA片段等,其特色為含有整個死菌或特定失活的益生菌成分。
副生元來源是經過熱滅活、紫外線或噴霧乾燥等加工處理後的非活性益生菌細胞或其成分。提供免疫調節作用(如刺激免疫細胞),其功能包含降低腸道發炎症狀、幫助平衡腸道菌叢生態。
後生元(Postbiotics)和副生元(Parabiotics)以穩定性來說,後生元對於溫度、pH值和儲存條件更穩定;副生元對於某些組成分,例如細胞壁,可能對處理方式較敏感。
應用層面而言,常用於功能性食品,例如後生元飲品或保健食品,適合想加強腸道健康管理的人,尤其是無法耐受益生菌活菌的族群。副生元則較常用於醫療或免疫調節,例如治療過敏、炎症性腸病(IBD)。不同類型的後生元/副生元在腸道健康、免疫調節、抗發炎以及代謝疾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其穩定性高且不需要活菌形式,其應用在食品和保健品領域逐漸受到重視。
項目 |
後生元(Postbiotics) |
副生元(Parabiotics) |
組成分 |
代謝產物或細胞成分 |
滅活的益生菌或其細胞成分 |
是否含活菌 |
否 |
否 |
功能 |
代謝調節、抗炎、免疫支持 |
免疫調節、抗發炎、腸道健康 |
穩定性 |
佳 |
較易受到加工影響 |
後生元與益生菌的區別
益生菌是指對宿主有益的活菌;後生元則是益生菌的衍生產物,不需保持活性,仍能發揮生物功能。
後生元的應用在食品、保健品和醫藥領域逐漸受到關注。例如:嬰兒配方奶粉,添加後生元以增強免疫力。
相較於益生菌,後生元不需要嚴苛的保存條件,穩定性高,更容易被應用於各種產品中。
後生元可以從哪些方式攝取?
1.後生元保健食品
許多以膠囊、粉劑或液態形式存在的後生元保健食品,便於直接攝取。選購要點為選擇成分標示中含有短鏈脂肪酸(如丁酸)、細胞外多醣或其他後生元活性成分,且選擇添加經過科學研究支持的品牌原料較有保障,判斷小撇步為,有獲得原料廠商足量授權添加的產品,才可使用原料品牌的LOGO,在選購相關產品時可留意產品介紹簡介或外包裝是否有品牌原料LOGO。此類產品適合腸胃敏感或無法攝取益生菌活菌的族群或者希望增強免疫力、改善代謝或腸道健康者。
2.富含後生元的功能性食品
有些經過發酵或特別加工的食品也含有大量後生元,例如乳酸發酵飲料(優酪乳和奶酪)、發酵食品(納豆、泡菜、醃製蔬菜、味噌、豆腐乳)。
3.攝取益生菌或益生質以利產生後生元
雖然後生元本身不含活菌,但透過攝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可以促使益生菌在腸道內代謝生成後生元。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即為益生菌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豆類、水果、蔬菜,或者含益生菌的食品,例如優酪乳,不過在選擇食品時,務必需搭配健康飲食,避免高糖高脂飲食,以保持腸道菌相良性代謝。
4.攝取天然食物
有些未經發酵的原型態食物中也含有少量後生元或能夠提供生成後生元的成分,例如水果與蔬菜(蘋果、香蕉、洋蔥、大蒜),含有可被腸道微生物代謝的膳食纖維;堅果與種子(杏仁、亞麻籽等)含有益生元(質)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可間接促進後生元生成。
後生元雖然是對身體有益的成分,不過還是要避免攝取過量,某些成分(短鏈脂肪酸)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另外,若對於乳製品有不耐症者,應選擇無乳糖的後生元產品,並搭配健康的多樣化飲食才有助於提升整體腸胃道菌相平衡的效果。適量攝取後生元可以改善腸道菌叢生態、增強免疫力,並為整體健康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