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如何挑選rTG、TG、EE型魚油?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
摘要:
rTG魚油為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吸收率為EE型1.5~3倍,濃度達80%以上,結構穩定、不易氧化、腸胃好吸收,透過氣體萃取保留完整營養;相較TG型更為天然且但omeg3濃度高而EE型價格便宜且吸收差,因此rTG魚油更適合最為長期補充omeg3的選擇。
魚油是現代人家中不可或缺的保健食品,對心血管健康、腦部發展、抗發炎、視力保健等都有極大幫助。然而,市面上的魚油型態五花八門, rTG、TG、EE 等不同類型,究竟該如何選擇?哪種吸收率最高?哪種效果最好?本篇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將帶你深入了解 rTG、TG、EE 魚油的差異、吸收率比較、挑選重點、適合族群,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魚油,確保你的健康投資物超所值!
什麼是rTG魚油?rTG魚油5大特點介紹
rTG魚油一詞源自於Re-Esterified Triglyceride(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的縮寫,是一種經過精煉和重組後的三酸甘油酯型魚油,具有高純度與高吸收率的特性,相較於其他形式(如乙酯型 EE或三酸甘油酯 TG),其生物利用率也較佳,rTG魚油的特色包含:
1.高濃度 Omega-3(EPA+DHA)
rTG 魚油經過再酯化,可提升 EPA 和 DHA 的濃度,通常可達80%以上,比 TG 型(約30-40%)或 EE 型(約50-70%)更高。
2.吸收率較佳
rTG 型的結構接近 TG 型,因此人體容易吸收,生物利用度比 EE 型高出1.5~3倍。
3.穩定性較高
rTG 形式的魚油比 EE 型更穩定,且較不易氧化,可儲存時間較長。
4.較少副作用
EE 型魚油因為是人工合成的乙酯結構,可能會影響消化或導致腸胃不適;rTG 形式則較溫和,適合長期食用。
5.營養更完整保留
由於rTG魚油需要較高端的加工技術,且使用有別於傳統萃取方式,採用氣體萃取,能避免魚油營養在萃取過程遭受熱與溶劑破壞,更能完整保留魚油營養。
rTG、TG、EE魚油型態是什麼?主要差別為何?
魚油的型態主要有三種:TG、EE、rTG。三者差別在於結構、吸收率、穩定性和純度:
1. TG型魚油(三酸甘油酯型,Triglyceride Form)
- 來源:最傳統的魚油形式,來自海洋魚類,主要萃取自魚的皮下脂肪,並經過精煉,但未經化學反應重組。
- 結構特點:為自然存在於魚類體內的形式,保留魚油的天然三酸甘油酯結構,Omega-3含量可達30%至50%,但吸收率較低。
- 優點:(1)人體可直接利用 (2)較天然、不需經化學反應重組。
- 缺點:(1)Omega-3 濃度較低,一般只有 30-40% (2)雜質較多,可能含有重金屬、氧化物等,需要純化加工。
2. EE型魚油(乙酯型,Ethyl Ester Form)
- 來源:以 TG型魚油為原料,經過分子蒸餾技術與酯化處理,去除雜質並提高 Omega-3 濃度後,再與乙醇(酒精)結合,形成乙酯型。
- 結構特點:Omega-3以乙酯形式存在,非天然結構。
- 優點:(1)Omega-3 濃度較高約50-70%,比TG 型純度高 (2)製造成本較低,故價格便宜。
- 缺點:(1)吸收率較低(人體利用率約 20-50%),因為在消化過程中需要轉化為TG型才能被利用 (2)容易氧化,相較於 TG 和 rTG,更不穩定 (3)容易產生腸胃不適,部分人食用 EE 型會有打嗝、反胃等問題 (4)EE 型魚油吸收較差 (5)常見於便宜的魚油產品,購買時要特別留意功效成分含量標示。
3. rTG型魚油(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Re-Esterified Triglyceride Form)
- 來源:較新技術,原料選用深海魚,經過2次低溫真空分子蒸餾與再酯化技術,去除雜質並提高 Omega-3 濃度後,再以CO2超臨界萃取法,不同於一般萃取技術使用有機溶劑或高溫加熱進行萃取,此氣體萃取法更環保且更能完整保存魚油的營養價值。
- 結構特點:與TG 類似,但濃度更高,吸收率更好。
- 優點:(1)吸收率最高,比 EE 型高 1.5~3 倍,接近 TG 型的 100% (2)Omega-3 濃度最高,達80%以上且有良好生物利用率,並且保持了三酸甘油酯的結構 (3)較不易氧化,穩定性高且無雜質,更適合長期保存與食用 (4)製程環保且魚油營養價值更能完整保留。
- 缺點:價格較貴,因為製作過程技術更高超。
- 用途:常用於需要高濃度Omega-3補充的產品。
型態 |
Omega-3 濃度 |
吸收率 |
穩定性 |
價格 |
適合族群 |
TG 型 |
30-40% |
一般 |
一般 |
中等 |
偏好天然型 預算有限者 |
EE 型 |
50-70% |
較低 |
較差 |
便宜 |
只求便宜 短期補充者 |
rTG 型 |
80%以上 |
高 |
高 |
較貴 |
追求高效吸收 長期補充者 |
EE、rTG、TG怎麼選比較好呢?一定要選rTG嗎?
rTG 型雖然是目前市售最優質的魚油,不過到底要選擇 EE、rTG 還是 TG 型魚油,主要還是取決於吸收率、濃度、純度、預算和個人健康需求。還在苦惱要如何選擇魚油型態的你,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問答,或許能找出最適合你的魚油!
1. 想追求「最高吸收率」嗎?
- 是 → rTG 型吸收率可達 90-100%,比 EE 型高 1.5~3 倍。
- 還好 → TG是不錯的選擇,吸收率約 70%,但 Omega-3 濃度較低。
- 不在意 → 若只想短期補充,EE 型也能提供一定的 Omega-3。
2.需要高濃度 Omega-3(EPA+DHA)嗎?
- 是 → rTG 型(80-90%)或 EE 型(50-70%),比 TG 型(30-40%)更高。
- 不介意劑量→ TG 型是不錯的選擇,但需要食用較多顆數。
3. 有容易腸胃不適的困擾嗎?
- 是 → 選擇 rTG 或 TG 型較溫和。EE 型有時會引起腸胃不適(如打嗝、反胃),不適合腸胃敏感者。
4. 追求魚油更穩定的品質且不易氧化嗎?
- 是 → rTG,EE 型較易氧化,保存不當可能會產生腥味。
5.是否有預算限制?
- 預算無上限、想要最好的吸收效果 → rTG 型。
- 預算中等,不要求高濃度 → TG 型。
- 想省錢且能接受較低吸收率 → EE 型,建議選擇有 IFOS 或 GOED 認證的品牌原料,以確保品質與安全。
由前述5題問答可知,其實不一定要選擇 rTG 型魚油。但若想追求高效吸收、高濃度 Omega-3,rTG 型當然是最佳的選擇。若預算有限,EE 型雖然吸收較差,但仍能提供 Omega-3。
食品技師給苦惱的你最佳建議是:若預算夠且有長期保健需求, rTG 型魚油是最優選!若預算有限,但仍希望保有不錯的吸收率,就選擇TG 型。若只想短期補充或想較經濟的選購價格,可選擇EE 型。
rTG 是最好的選擇,但不是唯一的選擇!端看個人需求與考量點來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魚油,就能獲得維持健康最佳效果。
哪些族群適合補充rTG魚油?這8種人必備
rTG型魚油因為吸收率最高(90-100%)、Omega-3 濃度高(80%以上)、穩定性佳、不易氧化,特別適合需要高效補充 EPA+DHA 的族群,以下8種是必備rTG魚油的族群:
1.須維持心血管健康族群(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
Omega-3(特別是高EPA配比)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酯、減少血栓、保護血管。rTG 型 Omega-3 吸收率最高,能有效降低發炎、改善動脈硬化、穩定血壓。
2.銀髮族
DHA 是大腦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有助於提升記憶力、減少腦霧、護腦且降低失智風險。Omega-3 具有抗發炎作用,可減少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腦部發炎反應。rTG 型吸收率高,適合年長者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食用。
3.懷孕或哺乳婦女
胎兒或新生兒的大腦與視網膜發育需要大量 DHA,rTG 魚油吸收佳且具備高端加工技術,較不易有重金屬污染,比 EE 型更安全。
4.學生、上班族
DHA 可提升專注力、學習能力、記憶力,且有助於減少「腦霧」。rTG 型吸收佳,DHA 更容易進入腦部發揮作用。上班族常熬夜、壓力大,EPA 有助於抗發炎、減少疲勞感。
5.關節炎、慢性發炎族群
Omega-3 具有抗發炎作用,可減少關節炎、肌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發炎反應。且EPA 可降低發炎因子(如 TNF-α、IL-6),減少疼痛、僵硬感。
6.眼睛保健
DHA 是視網膜的重要成分,能減少視網膜老化與黃斑部病變。Omega-3 具有抗發炎效果,可改善乾眼症、眼睛疲勞,特別適合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人。
7.運動員、健身族
EPA 可減少運動後肌肉發炎、緩解肌肉酸痛。Omega-3 可增強肌肉合成、降低運動導致的氧化壓力,幫助肌肉修復。
8.免疫力低下、容易過敏的人
Omega-3 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減少過度發炎,對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問題有幫助。rTG 型吸收率高,且不易引起腸胃不適,適合體質較敏感者。
雖然魚油好處多多,仍有些族群不適合補充:
(1)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阿斯匹靈):Omega-3 可能會影響凝血功能,需與主治醫師討論。
(2)有嚴重過敏體質(特別是海鮮過敏):魚油原料來自深海魚,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3)血壓過低者:Omega-3有降低血壓的功效,若有血壓過低的人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適合補充。
如何挑選rTG魚油?掌握6大原則選出最適合的rTG魚油
挑選 rTG 魚油時,需要考慮 Omega-3 濃度、純度、安全性、品牌驗證等,確保買到高品質、高安全且有效吸收的魚油。以下是詳細的挑選指南:
1.Omega-3 含量(EPA+DHA)
rTG 魚油EPA + DHA 濃度應超過80%,例如每顆1000毫克的魚油應含有800毫克以上的 Omega-3。
2.認證標章
選擇有通過 IFOS(國際魚油標準)、GOED(全球 EPA/DHA 組織)等第三方驗證的原料或產品,才能確保魚油純度與安全性,若沒有這些認證的魚油,品質存疑,最好避開!
3.避免重金屬污染
高科技時代來臨,海洋汙染更是大家關注的議題,選擇有分子蒸餾或超臨界萃取等專利技術的產品,確保重金屬和污染物被完整去除,選擇有逐批檢驗重金屬且結果合格的產品才能確保產品安全。
4.選擇rTG 型
若沒有預算考量,rTG 型魚油是優選,其吸收率與濃度高且品質穩定不易氧化,其高端的加工技術較能完整保留魚油營養。
5.無魚腥味
高品質的 rTG 魚油應該沒有明顯魚腥味,如果有,可能是魚油氧化了,建議選購有不透光瓶身的包裝,減少光線影響魚油品質。
6.好吞服的膠囊
一般市售魚油顆粒都較大(2公分),購買前可以確認膠囊尺寸,確保容易吞服。目前市售小顆粒且高濃度的魚油軟膠囊尺寸可縮小至1.5公分,且魚油劑量若夠高,每天只需 1-2 顆,更可減少吞食負擔!
延伸閱讀
u魚油什麼人不能吃?凝血功能異常者和30週以上孕婦等6種族群一定要小心!
u三酸甘油脂過高怎麼辦?!
u魚油跟什麼不能一起吃?5大魚油吃法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