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會持續多久?需要看醫生嗎?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
更年期是每個人生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通常發生在中年時期,這一時期可能伴隨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狀,甚至影響生活品質。本篇文章將帶您一同來了解更年期常見症狀、舒緩的方式以及如何保健,清楚的了解身體會面臨的變化才能以更加從容的心態迎接不一樣的人生階段。
更年期症候群是什麼?
廣義而言,更年期指的是人體從生殖年齡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自然生理階段,而這個生理階段產生的不適症狀稱為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指的是由於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或睾固酮下降,導致身體和心理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影響生活品質。
更年期症候群有哪些症狀?男性女性都會有嗎?
更年期是大家都會經歷的階段,但症狀和出現的年齡有所不同,並非所有面臨更年期的人都會出現嚴重的更年期症候群,症狀較明顯者,更需要透過調整生活方式、食用保健食品或其他治療方式來緩解。
是否已進入更年期,可藉由常見的症狀初步判定,或者,若懷疑自己進入更年期,也可諮詢醫生進行荷爾蒙檢測,例如雌激素、睾固酮、FSH濾泡刺激素等。
女性的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55歲,主要與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常見症狀包括:
1.經期週期不規律、延長、經血量減少,最終停經
2.潮熱、盜汗,尤其是晚上容易出現突發的熱感
3.情緒上會出現易怒、焦慮、抑鬱
4.失眠、多夢
5.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6.骨質疏鬆、骨骼變脆,容易骨折
7.陰道乾澀、性慾降低、性交疼痛
8.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
男性的更年期通常發生在50~60歲,主要由睾固酮(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出現的時間通常較女性晚,常見症狀包括:
1.性功能下降、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
2.體力減退,容易疲倦、精力不足
3.情緒波動大,容易焦慮、抑鬱、易怒
4.肌肉流失與脂肪增加
5.骨質疏鬆、骨骼變脆,容易骨折
6.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
更年期症候群會持續多久?需要看醫生嗎?
更年期的症狀因人而異,通常持續4~10年,有些人可能症狀輕微,有些人可能會受到較長時間的影響。如果症狀輕微,不影響生活,可以透過飲食、運動、保健食品來調整,不一定需要就醫。若選擇就醫,醫生一般會安排荷爾蒙檢測、荷爾蒙補充療法或者針對特定問題提供適當的治療。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就醫:
1.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症狀
- 嚴重潮熱、盜汗影響睡眠
- 月經異常大出血
- 陰道乾澀嚴重影響性生活
- 情緒低落、焦慮、抑鬱
- 骨密度降低、關節疼痛明顯
2.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症狀
- 性功能嚴重下降
- 體力過度疲勞、肌肉大量流失
- 情緒低落、憂鬱、不想社交
- 記憶力衰退嚴重,影響工作或生活
更年期症候群對身體的影響有哪些?
更年期不只是造成短暫的不適,還可能影響長期健康,增加某些疾病風險,例如:
1.骨質疏鬆
女性更是明顯,由於雌激素下降導致骨密度流失,骨折風險增加。
2.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雌激素或睪固酮下降,導致膽固醇升高、血管彈性變差,增加高血壓、心臟病、中風風險。
3. 體重增加
容易變胖、代謝變慢,特別是腹部脂肪增加。
4. 記憶力衰退
雌激素與睪固酮影響大腦功能,可能導致健忘、思維變慢、注意力不集中。
5. 失眠或情緒不穩
更年期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焦慮、易怒、抑鬱。
6. 性生活品質下降
女性陰道萎縮、潤滑不足,影響性生活,男性則是勃起功能下降,睪固酮減少導致性慾降低。
更年期症候群可以預防嗎?如何舒緩更年期症候群的不適感?
更年期本身無法避免,是人體自然老化過程的一部分。但可以透過調整日常習慣及飲食來延緩更年期的到來或減輕更年期症狀,減少不適感:
1. 飲食調整
- 多補充大豆異黃酮等天然植物性雌激素,例如黃豆、豆漿、豆腐、納豆
- 增加鈣質與維生素D的攝取量,預防骨質疏鬆,
- 攝取Omega-3脂肪酸,保護心血管、抗發炎
- 適量攝取維生素B群能提升能量代謝與穩定神經系統
2. 規律運動
重量訓練,減少肌肉流失、增加骨密度;練瑜伽、打太極,可舒緩壓力、提高柔軟度;或者快走、游泳,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更年期焦慮。
3. 良好睡眠習慣
睡前避免攝取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並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睡前泡溫水澡、喝溫牛奶有助放鬆。
4. 穩定情緒
深呼吸、冥想、寫日記舒緩壓力或者和朋友聊天、參與社交活動,必要時尋求心理諮詢。
5. 就醫與荷爾蒙補充療法
在醫師指示下,女性可考慮雌激素補充療法(HRT),但須評估乳癌、血栓風險;男性若睪固酮過低,可諮詢醫生是否適合補充荷爾蒙。
6. 保持健康體重
過瘦或過胖都會影響荷爾蒙平衡,應適度運動搭配均衡飲食,避免過度節食。
7. 戒菸、少喝酒
吸菸會加速卵巢衰退,讓女性更早進入更年期;酒精則會影響睡眠與荷爾蒙代謝,加重症狀不適感。
8.定期健康檢查
女性可做骨密度檢測、婦科檢查(子宮、卵巢)、男性可檢查睪固酮水平與前列腺健康。
更年期推薦的保健食品有哪些?
如果症狀不嚴重、不想使用藥物,又想緩解更年期的不適,提高生活品質,保健食品或許就是個理想的選擇:
1.大豆異黃酮
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主要存在於大豆及其製品中,如豆漿、豆腐、納豆和黃豆粉。其結構與人體的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相似,因此能夠在體內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更年期保健,緩解潮熱、盜汗。需注意的是大豆異黃酮可能影響荷爾蒙敏感型癌症,因此有罹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或有相關家族病史者,食用前應先諮詢醫生。另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者,若過量攝取大豆異黃酮也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應注意攝取量。
2.月見草油
月見草油是從月見草的種子中萃取出的植物油,富含必需脂肪酸的 γ-亞麻酸,能夠在體內轉化為前列腺素,參與發炎反應的調節、荷爾蒙平衡及細胞功能,改善情緒波動與皮膚乾燥。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須避免食用,因為月見草油可能影響血液凝固,增加出血風險。
3.鈣或維生素D
骨質疏鬆是一種由骨骼密度減少和骨骼結構變弱所引起的疾病,這使得骨骼更容易發生骨折。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更年期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維生素D有助於腸道吸收鈣,還能幫助鈣質沉積在骨骼中以維持骨密度。鈣則是構成骨骼的主要礦物質,約99%的鈣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中,並對維持骨骼的結構和強度至關重要,充足的鈣有助於維持骨骼的結構和密度,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維生素D與鈣若搭配使用,可確保鈣的有效吸收和維持骨骼健康。
4.紅花苜蓿
紅花苜蓿是一種原產於歐洲、亞洲及北美常見的草本植物,在傳統草藥療法中更是被廣泛使用。紅花苜蓿的花朵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其結構與人體的雌激素相似,因此能夠在體內模擬或調節雌激素的作用。由於所含植物雌激素可能會影響激素敏感性腫瘤,例如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食用前建議諮詢醫師。
5.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是由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組成的,這些維生素對於身體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參與能量代謝、神經系統功能、免疫系統健康和皮膚、毛髮等方面的健康。維生素B群中的 B6 和 B12有助於神經系統的健康,有穩定情緒的效果。由於B群更參與了能量的代謝,故維生素B1、B2 和 B3,有助於提高能量水平、減少疲勞感。維生素B6、B9與B12參與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調節,適量補充也能提升睡眠品質。
6.鋅
鋅是一種必須的微量元素,參與多種生理過程,包括抗氧化、免疫功能、蛋白質合成、細胞分裂、創傷癒合以及基因表達調控等。鋅在男性生殖健康方面對於維持睾固酮的正常水平和精子生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成人來說,每日鋅的建議攝取量為男性15毫克,最高上限量為35毫克,若過量攝取,將造成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也會干擾微量元素銅的的吸收,進而影響紅血球的生成和神經系統功能,除此之外,也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導致對感染的抵抗力減弱。
7.瑪卡
瑪卡是一種來自秘魯安第斯山脈的植物,又稱為「安第斯的秘魯人參」。瑪卡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胺基酸、維生素B群、礦物質(如鐵、鈣、鋅)、植物固醇以及植化素,能幫助調節體內的激素水平、增強體力、減少疲勞感。瑪卡雖然被認為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正在接受荷爾蒙治療者,食用瑪卡前則應先諮詢醫生。
8.硒
硒是一種必須的微量元素,能夠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預防衰老過程中所產生的疾病。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表指出,硒對男性的生殖健康有正面影響,尤其是在維持睾固酮水平和改善性功能方面,硒有助於改善精子的質量和數量,有助於維持正常的睾固酮水平,由於其抗氧化特性,夠幫助身體降低氧化壓力,減少動脈硬化的風險,並維護心血管系統的正常運作,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以成人而言,硒每日建議攝取量為55~400微克,若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硒中毒」,其症狀包括口臭(大蒜味)、脫髮、指甲變脆、噁心、嘔吐、腹痛等胃腸不適的症狀。
9.魚油(Omega-3=EPA+DHA)
魚油是從鮭魚、鯖魚、沙丁魚等深海魚的脂肪中萃取出的油脂,富含兩種主要的 omega-3 多不飽和脂肪酸: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和 DHA(docosahexaenoic acid),該營養素對於心血管健康、免疫功能、大腦運作、抗發炎與改善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鬱症狀都有著正面的影響,需注意的是,在選購魚油保健食品時,應選擇純度高並確保其不含有重金屬且有專利製程技術來去除有害物質,保證產品的安全性。
10.人蔘或冬蟲夏草
人參是一種傳統中藥植物,廣泛應用於提升體力、改善精神狀態和增強免疫功能等。人參富含皂苷、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活性成分,被認為具有抗疲勞、抗衰老、增強免疫力和提高性功能等多方面的健康益處。
冬蟲夏草是一種寄生在昆蟲幼蟲上的真菌,傳統上被用作補充元氣、增強免疫力,冬蟲夏草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多糖、蟲草素、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些成分被認為能夠促進睾固酮分泌、增強性慾,在傳統中醫也常被用來改善由於腎虛引起的性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