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智還是健忘?吃銀杏真的可以增加記憶力嗎?補腦保健報你知!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失智症是什麼?失智症與健忘的差別在哪?失智症會好嗎?

„記憶力不好要吃銀杏嗎?

„失智症如何預防?

„補腦營養素有哪些?

 

 

健忘和失智

「上一秒想著要做的事,下一秒突然就忘記!」「時常在找東西放哪裡!」朋友總是調侃的說,你該吃銀杏囉!!吃銀杏真的能增加記憶力嗎?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得了失智症?本文帶您一起來深入了解失智症和健忘的差別,以及補腦養腦的保健知識吧!

失智症是什麼?失智症與健忘的差別在哪?失智症會好嗎?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指出,全球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隨著年齡增加,罹患機率跟著升高。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症狀並非只有單純的記憶減退,還包含語言能力、判斷力甚至生活能力的衰退

健忘是老化的現象,通常會突然忘記某些事,但是事後又會想起來,人腦能夠概念化思考的容量有限,因此事情一多,忘記某些事情也是屬於正常。健忘的人基本上記憶還是在,只是讀取的過程稍微慢了些,健忘會因為長期壓力、年紀增加、睡眠不足與事情太多造成。

失智則是一種疾病,對於自己曾說過或做過的事情完全忘記,甚至伴隨走路不穩、說話顛三倒四,甚至表達出想像而來的想法。失智症大致分為三類,退化性、血管性與其他,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以上的病因。最耳熟能詳的「阿茲海默症」即屬於退化性的失智症,是最常見的類型,有明顯的記憶衰退與認知問題,為不可逆性的神經性退化疾病。血管性失智則是因腦中風或腦血管病變引起,為第二大失智原因。前述兩種類型的失智症通常為不可逆,只能透過藥物延緩失智症惡化與改善生活品質其他因素造成的失智症通常經過治療後有機會恢復,造成原因包含營養失衡(e.g.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低下、腦部腫瘤或酗酒。健忘與失智兩者並沒有直接相關,若有健忘的人只要留意腦部保健及降低失智風險,不用擔心失智症來敲門。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初期的失智症狀,也可利用「AD8極早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簡易的自我評估,若符合2項以上,建議至醫院精神科或者神經內科進行更深入的檢查:

1.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2.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3.     重複相同的問題、故事和陳述

4.     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冷氣機、洗衣機等

5.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6.     處理複雜的財務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7.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8.     思考和記憶持續有問題

銀杏

記憶力不好要吃銀杏嗎?

吃銀杏補記憶是大家廣泛對銀杏的功效認知,一般食材上所使用的是銀杏果(銀杏的種子,又稱白果),中醫認為其具有平喘止咳的效果,但也因具有輕微毒性,因此無法直接生食,不過只要煮熟後毒性就會降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並未公告白果的每日最高建議食用量,僅規定白果不得作為單一原料使用,以韓國食藥處規定來說,建議成人每日最好不食用超過10顆,孩童食用則不超過3顆。

銀杏葉在台灣則是作為處方用藥,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即用於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銀杏葉的功效成分為類黃酮與銀杏配醣體,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增加血液流動性的功能。在國際研究上並未有相關的人體實驗證實銀杏對於失智的預防與治療有效果。由於銀杏葉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推測可能對血管性失智症有用,不管如何,若已確診失智症,還是遵循醫師指示配合相關的治療。在使用銀杏須留意心血管抗凝血藥物的交互作用,若有服用此藥物的患者在食用前應諮詢醫師,手術前七天也應停用避免出血的風險發生。

失智症如何預防?

失智症的成因目前未明,推測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平時應養成適度運動的好習慣、在飲食上多攝取抗氧化的食物並少吃太油膩或糖分太高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7~8小時)並少飲酒,可多動腦以刺激大腦的功能,例如參加課程、學習新事物或閱讀書報雜誌。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多從事社交活動(e.g.宗教活動、當志工、社區活動)也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補腦營養素有哪些?

預防勝於治療,補充腦部營養素能提供身體合成神經傳導物質與維持腦細胞健康:

  1.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包含EPA及DHA,在魚油中含量最為豐富,DHA參與人腦細胞膜的組成與神經傳遞物質的分泌,EPA能抗發炎,是血管清道夫,更能提高注意力與認知能力。

  2. 卵磷脂:卵磷脂是細胞膜的成分之一,也是神經傳遞物質的原料,有助於腦部與神經的生長發育,黃豆與蛋黃中都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3. 薑黃素:薑黃中含有的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的效果,研究指出能增加記憶力並舒緩情緒。

  4. 維生素B群:人體無法自行製造,但參與人體許多神經相關的生理作用。

  5. 咖啡:咖啡含有咖啡因、綠原酸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可對抗自由基,保護腦細胞,進而強化認知能力和記憶。

  6. 腦磷脂:即為磷脂醯絲胺酸(PS),人類的腦中含有大量的磷脂質,日常飲食中含量不高,但仍可從大豆、動物內臟、鮪魚等食物中攝取。

  7. 膽鹼:膽鹼是一種對腦部有幫助的腦神經傳導化學物質,扮演著刺激腦細胞分裂的重要角色,與學習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為人體必需營養素,人體可自行製造少量膽鹼,不過不足以應付人體所需,因此還是須由飲食攝取,綠色蔬菜、蛋黃、小麥胚芽也都含有豐富的膽鹼。

  8. 植化素:是植物的免疫系統,提供植物自我保護的能力,多酚類、黃酮類、辣椒素、胡椒鹼等都屬於植化素,大部分的蔬果都含有植化素,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保護腦細胞不被自由基傷害。

 

 

 

延伸閱讀

„2025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如何挑選rTG、TG、EE型魚油?

„B群什麼時候吃?什麼人不能吃?可以空腹吃嗎?B群正確吃法全指南

 


 

   醫神方Instagram

醫神方Facebook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