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跟什麼不能一起吃?5大魚油吃法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總整理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 楊斯涵 撰寫
目錄
|
摘要:
魚油不建議與抗凝血、降血壓、避孕藥及非類固醇止痛藥一起服用,可能導致增加出血或藥效改變;保健食品如膳食纖維、維生素E、薑黃、銀杏、大蒜精或苦瓜胜肽也需避免同時食用,並在使用前諮詢主治醫師以降低風險。
魚油跟5種藥物不能一起吃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藥物1:抗凝血藥物(Warfarin)
抗凝血藥物是用於防止或減少血液凝固、延長凝血時間,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藥物;魚油屬於促進新陳代謝的保健食品,若與抗凝血藥物一同使用可能會造成出血。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藥物2:降血壓藥
魚油有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功效,然而,這不代表魚油可以直接取代降血壓藥。魚油畢竟是保健食品,僅能達到減少疾病風險,但無法治療疾病。因此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的患者若有食用魚油的需求,建議須與主治醫師討論,避免導致血壓過低。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藥物3:避孕藥
避孕藥會降低血液中的脂肪酸,影響魚油調節三酸甘油脂的效果,降低魚油功效,若遇食用魚油,建議兩者間隔2小時。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藥物4:非類固醇止痛藥
包含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在臨床用途廣泛,常用於緩解牙痛、經痛或關節炎等各種疼痛發炎症狀,然而,長期服用或使用高劑量時,可能引發不良反應,例如胃部或皮下出血。而若在這種情況下同時攝取魚油,由於魚油具有抗凝血作用,會進一步增加出血的風險,因此需格外留意。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藥物5:降血糖藥
有服用降血糖藥的患者是可以吃魚油的,不過兩者需間隔至少2小時。因魚油具有降低發炎反應效果,進而對調節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幫助,若有食用高劑量的魚油的需求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以免因胰島素敏感性提高過多而導致血糖過低的情況發生。
基本上,藥品和保健食品不能混合吃,一般建議兩者食用間隔至少2小時。若難以達成,至少要間隔1小時,避免產生交互作用,降低或增強藥效甚至出現不良反應,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食用保健食品仍是最保險的方式。
魚油跟4類保健食品不能一起吃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保健食品1:膳食纖維
魚油與膳食纖維類保健食品不建議一起服用,因為膳食纖維(例如:菊苣纖維、幾丁聚醣、玉米來源可溶性纖維、車前子殼等)具有吸附油脂的特性,可能會降低魚油中Omega-3脂肪酸的吸收率,削弱魚油提供的好處。為了避免影響營養攝取效果,建議將膳食纖維與魚油的服用時間間隔至少2小時。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保健食品2:具有抗凝血作用的保健品
維生素E、薑黃、大蒜精、銀杏、靈芝、當歸等,皆具有抗凝血或活血的作用,若與魚油一起食用,恐增加出血風險。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保健食品3: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保健品
因魚油具有降低發炎反應效果,進而對調節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幫助,若食用苦瓜胜肽、鉻、肉桂等有調節血糖功能的保健品,可能會加乘降血糖功效而導致低血糖。
魚油不能一起吃的保健食品4:高劑量Omega-3的保健品
坊間的魚油大多主打高濃度與高劑量,由於魚油本身含有Omega-3脂肪酸,建議不宜再補充含有Omega-3的保健食品。例如磷蝦油、沙棘果油、亞麻籽油、印加果油,以免超出每日安全攝取量,而增加出血風險。
魚油該怎麼吃?EPA、DHA正確劑量一次懂!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攝取300-500mg魚油(EPA+DHA)為佳;而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則建議每日攝取自保健食品的魚油(EPA+DHA)不超過2公克,天然魚類則不在此限。因此,一般保健建議每日攝取約500毫克的魚油即可。若有特定保健需求,建議每日攝取量可提高至1000至2000毫克。此外,可根據個人保健目標,選擇EPA或DHA含量較高的魚油產品,以滿足不同健康需求。
依照不同需求,魚油的攝取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根據EPA與DHA 五大功效訴求,列出建議攝取量:
魚油調整體質吃法
每天約1,00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EPA+DHA)
魚油促進新陳代謝吃法
每天1,000-1,50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EPA+DHA),以高EPA為佳
魚油晶亮保養吃法
每天攝取至少700毫克omega-3脂肪酸(EPA+DHA)
魚油樂活生活吃法
每天攝取1,000-2,000毫克EPA
孕婦與學幼童補給魚油
每天飲食約要有200毫克DHA
五大功效訴求中,高EPA魚油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功效需求,因此除孕婦與學幼童的營養補給外,其餘魚油目的吃法可以優先選擇高EPA佔比的魚油哦!
魚油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魚油並未有早晚之分,因此早上吃或晚上吃都不會影響魚油功效。專家建議找尋自己能記住補充的時間,穩定與常態補充才是重點。
魚油要餐前餐後吃?
魚油屬於油脂,若可以跟著餐點的油脂一起被消化,可以讓魚油吸收更加完全。因此建議隨餐吃,在餐前或者是餐後馬上補充魚油是最佳的狀態。
魚油睡前吃可以嗎?
如果睡前是常態吃保健品的時間,亦可以在睡前補充魚油,雖可能會因為油脂吸收度而略有影響,但不至於完全沒效。但是,若具有夜尿問題,或因為喝水腹脹不好入睡的人,就不適合在睡前吃魚油,避免補充魚油時配水造成以上問題。
魚油跟什麼不能一起吃常見注意事項
吃魚油有什麼禁忌?
素食者、對海鮮過敏、患有出血性疾病、長期服用特定處方藥物、預產期婦女(懷孕30週以上)以及準備進行手術等族群,在食用魚油保健品前務必諮詢醫師,避免產生不良反應或影響藥效。
飲食上也應注意勿同時食用會影響魚油吸收的食物,例如:膳食纖維、含酚類化合物的蔬菜(大蒜、洋蔥)、咖啡或茶飲。
魚油跟維生素C可以一起吃嗎?
兩者可以一起食用。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具有抗氧化及有助於傷口癒合等功效,魚油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並不會造成交互作用或降低營養素功效。並且根據研究指出,維生素C在空腹食用的吸收率會下降,故維生素C和魚油皆可在飯後食用提升吸收利用率。
魚油搭配什麼吃?
魚油為脂溶性的營養素,可搭配脂溶性保健品食用提升吸收率,例如: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茄紅素、類胡蘿蔔素或Q10。
魚油的5大副作用
魚油副作用1:出血風險增加
魚油具有抗凝血作用,能夠降低血小板凝結能力,因此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或即將進行手術的人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可能會導致傷口難以止血或增加內出血的風險。因此如果近兩周內有動手術計畫的人建議暫停服用魚油。
魚油副作用2:增強抗凝血藥物的效果,導致出血
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物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凝結,以降低血栓風險。然而魚油也具有類似效果,若與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華法林)一起服用,可能會進一步加強抗凝作用,導致出血風險增加,甚至可能出現皮下瘀血、鼻血或內出血等症狀。因此,服用此類藥物的人應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適合補充魚油。
魚油副作用3:消化不適與腸胃問題
部分人服用魚油後會出現胃部不適、腹瀉、噁心、胃灼熱或腸胃脹氣等症狀。因魚油中的脂肪含量較高會影響腸胃消化功能,尤其是腸胃較敏感的人較容易出現這些問題。此外,低品質或被氧化的魚油可能也會加重腸胃不適,因此選擇高品質、經過純化的產品並搭配食物服用可以減少這些副作用。
魚油副作用4:魚腥味與打嗝異味
魚油容易引起魚腥味的打嗝,這對於味覺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感到不適,甚至影響食慾。這種異味來自於 Omega-3 的脂肪酸成分,在胃部消化時可能釋放氣體,使人頻繁打嗝,甚至會有持續的魚腥味口氣。此外,若魚油品質較低或存放不當而氧化,氣味可能會變得更強烈,因此建議將魚油存放於低溫環境來減少這類問題。
魚油副作用5: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魚油主要萃取自深海魚類,對魚類過敏的人在食用魚油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紅腫、蕁麻疹、喉嚨癢、呼吸困難,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因此,對魚類或海鮮有過敏史的人,在補充魚油前應先諮詢醫師。
延伸閱讀
u2025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如何挑選rTG、TG、EE型魚油?
uADHD可以吃魚油嗎?
u長新冠是什麼?EPA魚油能緩解長新冠!
u三酸甘油脂過高怎麼辦?!
u打破汙名化!!魚油EPA對孕婦的益處有哪些?
u2025魚油挑選指南:5大原則從濃度、型態選擇高品質魚油
u魚油跟什麼不能一起吃?5大魚油吃法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