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上吐下瀉的諾羅病毒可以預防嗎?哪些族群容易感染?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
近期身邊的同事、家人或朋友是否有因嘔吐或腹瀉而掛病號?諾羅病毒(Norovirus)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力的病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會引起胃腸炎、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等,由於目前尚無疫苗可用,因此如何預防是你我都須重視的議題,本文將帶大家一同來了解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以及預防的方法。
諾羅羅病毒是什麼?
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力極強的病毒,通常透過食物、水源污染或是與感染者接觸感染,症狀包含胃腸炎、噁心、嘔吐、發燒、頭痛、極度疲倦、全身無力、脫水、腹瀉和胃痛等。諾羅病毒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12~48小時內出現,症狀持續1~3天,儘管這些症狀會讓人感到不適,但大多數人會自行復原。
諾羅病毒通常在秋冬季節較為盛行,尤其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之間,這段時間感染率較高,這是由於病毒在較低溫的環境下存活時間較長,進而增加傳播率。加上冬季有許多假期與聚會活動(聖誕節、農曆新年等)也會提高病毒傳播率。
諾羅病毒會致命嗎?
諾羅病毒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在某些情況下,脫水可能會變得非常嚴重,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危及生命。脫水是諾羅病毒感染的最常見併發症,尤其是當腹瀉和嘔吐導致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時。
健康的族群,諾羅病毒症狀通常會在幾天內自我緩解,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然而,對高風險族群族群而言,若未能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能會導致脫水、低血壓、休克,甚至死亡。
誰容易得諾羅病毒?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諾羅病毒,其中有部分族群更是感染高風險族群或者感染後症狀更為嚴重,下列高風險族群應該特別注意諾羅病毒的預防措施,並在發病時迅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1.幼兒和嬰兒
由於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展,嬰兒和幼兒比較容易感染諾羅病毒,年齡較小的嬰孩,腹瀉和脫水的風險較高。
2.銀髮族
隨著年齡增長,銀髮族的免疫系統逐漸衰退,更容易感染病毒且感染後也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3.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
罹患慢性疾病、癌症、HIV/AIDS等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對抗病毒的能力較差,因此感染後的病情可能會更為嚴重。
4.醫療機構或長期護理機構中的居民和工作人員
由於人群密集且接觸頻繁,病毒容易快速傳播。
5.旅行者
特別是在密閉空間(如郵輪)中旅行的人,容易暴露於群聚環境,進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感染諾羅病毒如何照護?
感染諾羅病毒後的照護主要為緩解症狀、補充水分和避免併發症,尤其是脫水。大部分患者會在1~3天內自行復原,但對於高風險族群,則需要更謹慎的照護:
1.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脫水是諾羅病毒感染中最常見且危險的併發症,尤其當患者嘔吐和腹瀉時,及時補充水分對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切勿小看脫水的後果,脫水若嚴重者,可能引發癲癇甚至休克。
感染期間,補充水分建議小口多次喝水,避免一次喝過多水而加重嘔吐症狀,或者可選擇口服補液鹽,這種飲料含有水、鹽和糖,可有效補充流失的電解質。並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酒精或高糖的飲料,這可能會使脫水加劇,若有脫水症狀(如口渴、尿少、乾燥皮膚、頭暈等),應立即就醫。
2. 休息和保持舒適
感染期間應足夠休息,避免劇烈活動,讓身體有充裕時間進行自我修復,並提供患者舒適與安靜的環境,有助於緩解嘔吐和腹痛等不適感。
3. 飲食調整
避免食用固體食物,尤其是在嘔吐症狀尚未緩解時,待嘔吐症狀好轉後,再循序漸進的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並避免油膩食物和辛辣食物,以免增加胃腸負擔,延長恢復時間。
4. 保持衛生
由於諾羅病毒極具傳染力,患者應盡量與他人隔離,尤其是在症狀未完全消失之前,最好待在家中。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廁後或接觸患者後,務必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此外,務必清潔和消毒患者的生活區域,包括洗手間和常接觸的物品,如門把、手機等。
5. 監測病情
隨時注意是否有出現嚴重症狀,尤其是脫水。若患者有持續嘔吐、無法進食、高燒、腹痛或是脫水症狀加重,應立即就醫。
6. 藥物治療
目前並無針對諾羅病毒的特效藥,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例如使用止吐劑或止瀉藥。
7. 避免傳播給他人
患者在症狀消失後的48小時內仍可能具有傳染性,應避免與他人接觸,特別是在公共場所。清潔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和衣物,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諾羅病毒如何預防?
雖然諾羅病毒很難完全避免,但有效的預防措施還是可以大幅降低感染的風險,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1.勤洗手
尤其在處理食物、如廁後或者與照顧病人後,應徹底用肥皂和水洗手才能有效減少病毒傳播,若無法洗手,也可使用60%以上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時間要足夠,至少20秒。
2.清潔和消毒
定期清潔和消毒家中高頻接觸表面,例如門把、電器按鈕、桌面、浴室等,尤其有感染者的地方,更應使用含氯的清潔劑或專用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死諾羅病毒。
3.避免與感染者接觸
若出現諾羅病毒的症狀,例如嘔吐、腹瀉,應盡量避免接觸感染者並保持距離。感染者也應該待在家中,直到症狀消失48小時後,才可以與他人接觸。
4.注意食物本身的衛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並飲用潔淨的水源。
5.食物製備過程時注意衛生
若有食物處理的工作,務必保持食物、廚具和手部清潔,並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在食物製備過程中,尤其是生熟食的處理,調理食品前後皆需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不可以把煮熟的食物放在裝過生肉類或生海鮮的容器中。
諾羅病毒有疫苗嗎?
目前諾羅病毒並沒有商業化的疫苗可供使用,雖然科學家已在進行相關的研究,且有一些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但尚未有有效的疫苗上市。由於諾羅病毒的變異性很高,使得研發一種能夠有效防護所有型別病毒的疫苗變得更具挑戰性。不同的諾羅病毒株會有不同的抗原特徵,這也增加了研發的難度。
因此,當前預防諾羅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仍是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消毒、避免與感染者接觸等來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