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生容易便秘?助排便的保健食品要如何選擇才不會導致黑腸症?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u為什麼女生容易便秘?

u黑腸症的成因是什麼?

u黑腸症對人體的影響?

u黑腸症可以治療嗎?

u導致黑腸症的成分有哪些?

u導致排便不順暢或便秘的原因?

u改善便秘的方法

u幫助排便的保健食品要如何選擇才不會導致黑腸症?

 

為了改善便秘,許多人選擇食用保健食品或草本瀉劑來緩解,卻因長期使用含有番瀉、大黃等蒽醌類成分的產品,導致黑腸症的發生。黑腸症雖然無明顯症狀,但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長期蠕動功能,甚至增加大腸病變的風險。本文帶您一同來了解如何正確選購促進排便的保健食品,才能避免腸道健康問題雪上加霜!

為什麼女生容易便秘?

女生相較於男性更容易便秘,這主要與生理結構、荷爾蒙變化、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1. 生理結構的影響

  • 腸道較長、蠕動較慢女性的大腸比男性長約 10 公分,且排列方式不同,可能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水分被吸收過多,導致糞便變硬、排出困難。
  • 骨盆底肌肉較弱男女的骨盆構造不同,女性骨盆較寬,可能影響腸道蠕動,使排便變慢。再者,由於女性的骨盆底肌肉支撐著膀胱、子宮、直腸,這些肌肉在懷孕、生產、老化後可能變弱,也會導致排便困難。

 

2. 荷爾蒙變化的影響

  • 黃體素影響腸道蠕動月經前或懷孕期間黃體素升高,會讓腸道蠕動變慢,容易導致便秘。更年期雌激素下降,也可能影響腸道菌叢及水分平衡,使排便變得更困難。
  • 經期水分調控變化月經前體內容易積水、脹氣,使腸道活動變慢,導致排便不順。

 

3.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影響

  • 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減少食物攝取(如節食、低碳水飲食),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使糞便體積減少、腸道蠕動變差。
  • 水分攝取不足女性較常擔心水腫或頻尿,進而減少喝水量,導致糞便變乾、排便困難。
  • 運動量較少研究顯示,女性普遍比男性運動量低,特別是久坐的上班族,這會減少腸道蠕動,增加便秘風險。
  • 排便習慣不規律忙碌的生活、壓力大,可能導致排便習慣不規律,長期憋便會讓腸道對便意的敏感度下降,進而導致便秘。
  • 高壓力影響腸道健康壓力、焦慮會影響腸道神經系統,導致腸道蠕動變慢,容易便秘。

黑腸症的成因是什麼?

許多便秘困擾的人依賴含有番瀉葉、大黃等成分的保健食品來促進排便,卻未意識到長期使用可能帶來黑腸症的風險。這些成分雖能短期刺激腸道蠕動,但長期使用會導致腸道黏膜色素沉積,影響腸道功能,甚至可能降低腸道對自然便意的敏感度

黑腸症是一種腸道色素沉著的現象,主要影響大腸的黏膜,使其呈現棕色或黑色,罹患黑腸症的人通常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能清楚看見腸道影像有典型網狀黑褐色斑點分布於腸道壁。這種變化通常是由於長期使用含有蒽醌類瀉藥或保健食品(如蘆薈、大黃、番瀉葉等)引起的,這類成分會刺激腸道蠕動,但是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腸道細胞凋亡,進而使巨噬細胞吞噬腸道細胞後形成棕黑色的色素沉積。

黑腸症對人體的影響?

黑腸症主要透過大腸鏡檢查診斷,病理切片可進一步確認。黑腸症本身不是癌症,也不會直接導致癌症,大多為良性變化,停止使用蒽醌類瀉藥或保健食品後可能逐漸恢復,但長期腸道黑變可能使腸道機能退化、腸道蠕動變差,仍需定期檢查,排除息肉、腸癌等病變風險。若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如番瀉葉、大黃),建議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以評估腸道健康,早期發現並改善習慣,才能保護腸道健康!

黑腸症可以治療嗎?

黑腸症是可逆的,如果停止使用含蒽醌類瀉藥或保健食品,腸道細胞可以逐漸代謝這些色素,腸道顏色可能會在數月至數年內恢復正常。黑腸症的恢復時間因個人體質、腸道修復能力以及過去使用蒽醌類瀉藥或保健食品(如番瀉葉、大黃)的劑量與時長而異,一般來說:

1.輕度黑腸症(使用 < 1 年)

停止使用蒽醌類產品後,約 6 個月至 1 年可逐漸改善,腸道黏膜色素會慢慢代謝,腸道機能可能恢復正常。

2.中度黑腸症(使用 1-3 年)

 可能需要1-2 年才會逐漸恢復,期間腸道蠕動可能仍較弱,需高纖飲食、益生菌等飲食輔助。

3.重度黑腸症(使用 3 年以上)

部分人可能無法完全恢復,腸道色素沉著可能持續多年,若腸道蠕動功能變差,可能有持續性便秘風險,需要長期調養。

黑腸症雖然不會直接導致嚴重疾病,但它是一個警訊,代表腸道可能長期受到刺激。最重要的改善方法是停止使用含蒽醌類的瀉藥或保健食品,並透過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來維持腸道健康,如果有長期便秘問題,建議諮詢醫師尋求適當的治療方式。

導致黑腸症的成分有哪些?

含有蒽醌類(Anthraquinone)成分的常見植物原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這些成分具有刺激性瀉下作用,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黑腸症:

1.番瀉葉

含有番瀉苷,台灣衛福部規定,可供食品用的範圍僅限用於茶包,供沖泡飲用,所含番瀉苷之每日使用量不得達12毫克,且產品包裝需明確標示警語:「本品可能導致腹瀉」、「於晚上食用一次,一星期不得食用高於三次,欲連續食用超過一星期須先諮詢醫師意見」及「有慢性腹瀉、腸阻塞、腸狹窄、乏力、炎症性結腸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闌尾炎、不明原因腹痛伴隨水及電解質缺乏、嚴重脫水或是慢性便祕者,以及孕婦、授乳婦女及未滿十歲兒童不宜食用」。

 

2.大黃

含有大黃素、大黃酸、番瀉苷,台灣衛福部規定,可供食品用的食用部位僅限於葉柄。

 

3.蘆薈

含有蘆薈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台灣衛福部規定,可供食品用的蘆薈限 Aloe vera 及 Aloe ferox 品種之葉,且應確實完全去皮後,始得加工使用,且所含蘆薈素(aloin)為10 ppm 以下,產品外包裝也須明確標示「孕婦忌食」之警語。

 

4.決明子

含有決明子蒽醌、大黃素。

 

5.羊角豆

又名望江南或石決明,含有番瀉苷和蒽醌類化合物。

導致排便不順暢或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成因多種多樣,主要可分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疾病因素、藥物影響等:

1. 飲食習慣

  • 纖維攝取不足:蔬菜、水果、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若攝取不足,糞便容易變乾變硬。
  • 水分攝取不足:水分有助於軟化糞便,避免乾硬導致排便困難。
  • 高脂低纖維飲食:過多紅肉、油炸食品可能減緩腸道蠕動。

 

2. 生活方式

  • 缺乏運動: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久坐或缺乏活動容易導致便秘。
  • 排便習慣不規律:有便意卻忍住,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腸道反應變鈍,影響正常排便。
  • 壓力過大:長期壓力可能影響腸道神經調控,導致便秘。
  • 作息不穩定:睡眠不足、時差變化可能影響腸道生理節奏。

​​​​​​​

3. 疾病因素

  • 腸道問題:如腸躁症、腸阻塞、憩室病、大腸腫瘤等。
  • 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影響腸道蠕動。
  • 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中風、脊髓損傷等可能影響排便功能。

​​​​​​​

4. 藥物影響

  • 止痛藥
  • 抗抑鬱藥
  • 降血壓藥(如鈣離子通道阻滯劑)
  • 含鋁或鈣的制酸劑
  • 鐵劑

改善便秘的方法

1. 飲食調整

  • 增加膳食纖維:每天攝取至少25-30克膳食纖維(如全穀類、蔬菜、水果、豆類)。按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天天五蔬果」指南,建議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和2份水果(一份約相當於一個拳頭的大小)。
  • 多喝水:每天至少飲用(體重*30)的水量,另外,在晨起空腹喝一杯溫水可刺激腸道蠕動。
  • 少吃加工食品:避免過多紅肉、油炸食品、精緻澱粉(如白米飯、白麵包)。
  • 適量攝取好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堅果,幫助潤滑腸道。

​​​​​​​

2. 生活習慣調整

  •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如早餐後)嘗試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坐馬桶培養反射。
  • 適量運動:每天30分鐘快走、深蹲、瑜伽或超慢跑,可幫助腸道蠕動。
  • 養成固定排便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如早餐後)上廁所,即使沒有便意也坐馬桶培養習慣。不要憋便,避免腸道對便意變得遲鈍。有便意時應立即上廁所,以免腸道對刺激變遲鈍。
  • 按摩腹部:順時針輕柔按摩腹部有助於腸道蠕動。

​​​​​​​

3. 其他輔助方法

  • 食用益生菌:如優格、發酵食品可改善腸道菌相。
  • 溫水泡腳或熱敷腹部: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放鬆腸道。
  • 適量飲用蜂蜜水、咖啡:有些人對咖啡因有較好的腸道刺激作用(但不適用於腸躁症患者)。

​​​​​​​

4. 藥物與醫療介入(如必要)

若以上方法無效,或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建議諮詢醫師指導

 

便秘通常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透過增加膳食纖維、多喝水、規律運動、建立良好排便習慣,大多數便秘可以改善。若便秘持續超過2週以上或伴隨腹痛、體重減輕、血便等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排除潛在的腸道疾病。

幫助排便的保健食品要如何選擇才不會導致黑腸症?

在選擇幫助排便的保健食品時,避免選購含有蒽醌類成分的產品,因為長期使用這類產品可能導致黑腸症,以下提供選購安全且有效的保健食品的建議:

1.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建議選擇含有天然膳食纖維的保健食品,例如蔬果萃取、玉米來源可溶性纖維、洋車前子殼、燕麥纖維,可幫助溫和改善便秘,且不會導致黑腸症。

 

2. 益生菌、益生元、後生元

  • 益生菌:乳酸菌可幫助腸道菌相平衡,促進腸道健康,改善便秘問題。
  • 益生元:蔬果萃取、玉米纖維、果寡糖等,可提供腸道好菌營養,幫助腸道蠕動。
  • 後生元:熱滅活億生菌或益生菌的代謝產物,能提供好菌最適生長環境。

​​​​​​​

3.應避免的成分(可能導致黑腸症)

含蒽醌類的成分,例如番瀉葉、大黃、蘆薈素、決明子、羊角豆,這些成分雖然來自天然植物,使用上都有符合政府公告的安全劑量,但長期使用會導致黑腸症。

 

4.選擇標示清楚的產品

選擇含膳食纖維、益生菌成分,而非刺激性成分(如番瀉葉、決明子、羊角豆等),並選擇有使用科學研究支持或經過臨床驗證的益生菌或膳食纖維保健食品。

 


 

   醫神方Instagram

醫神方Facebook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