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是什麼?如何自我檢視?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u僵直性脊椎炎是什麼?誰容易得到僵直性脊椎炎?

u僵直性脊椎炎多久會好?如何治療?

u發炎性背痛和僵直性脊椎炎的差別

u僵直性脊椎炎可以預防嗎?如何自我檢視自己是否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u僵直性脊椎炎有哪些舒緩方法?是否有飲食禁忌?

u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吃哪些保健食品?

 

若你感到下背痛、早上剛起床或久坐後肌肉特別僵硬、夜間疼痛,但是運動後症狀緩解,靜止時疼痛又會加劇,很有可能就是僵直性脊椎炎,這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常見於15~40歲年輕族群且男性較女性多。本文將帶您一同來了解僵直性脊椎炎的成因、症狀以及舒緩方式。

僵直性脊椎炎是什麼?誰容易得到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體免疫疾病,嚴重時可能使脊椎融合成「竹節狀脊椎」,又稱「竹竿病」,通常發生於晚期的患者,當脊椎突然受力時,會因缺乏彈性而折斷,此疾病是不可逆的,但透過適當治療可控制症狀、減緩惡化,僵直性脊椎炎典型症狀包含:

1.下背部疼痛或者早上剛起床或久坐後特別僵硬(晨僵)

2.腰部、背部或臀部疼痛,可能延伸到大腿

3.活動受限,例如無法正常彎腰或扭轉身體

4.駝背或身高變矮,嚴重時脊椎可能變形

5.膝蓋、肩膀、髖關節疼痛

6.眼睛發炎,導致視力模糊、眼睛紅腫疼痛

7.疲勞、體重減輕

 

僵直性脊椎炎的確切病因不明,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罹患風險

1.基因:HLA-B27 基因陽性者較易罹患。

2.性別:男性的發病率較女性高約2~3倍。

3.年齡:通常在15~40歲間發病。

4.家族病史:若直系親屬有僵直性脊椎炎病史,則罹患風險較高。

僵直性脊椎炎多久會好?如何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可以透過治療來控制症狀並減緩病情惡化。每個患者的病程不同,有些人症狀較輕,只是偶爾發作;但有些人則可能逐漸惡化,導致脊椎僵硬甚至融合。

發病初期,常見於15~40歲,會開始出現下背痛、晨僵、關節疼痛,但不一定影響日常生活。進展期約數年至數十年,若未治療,可能導致脊椎變形,影響活動能力。後期則屬於重度僵直性脊椎炎,部分患者可能因脊椎融合、駝背,影響行動與生活品質,但治療可大幅降低惡化風險。大多數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避免脊椎變形或功能喪失!

僵直性脊椎炎可透過藥物、物理治療以及調整生活習慣來控制與緩解病情:

1.藥物治療:包含非類固醇消炎藥,能減少疼痛與發炎症狀、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能減少免疫系統攻擊。

2.物理治療或運動:如瑜珈或游泳等伸展運動有助於維持脊椎靈活度、核心肌群訓練可減輕脊椎壓力、熱敷或熱療可舒緩僵硬

3.生活習慣調整:保持良好姿勢,避免駝背、睡硬床墊,支撐脊椎、戒菸戒酒,避免加重發炎。

發炎性背痛和僵直性脊椎炎的差別

發炎性背痛是一種症狀,可能由多種發炎性疾病引起,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特定的自體免疫疾病,而發炎性背痛只是僵直性脊椎炎的其中一種表現,發炎性背痛的可能病因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銀屑病關節炎、克隆氏症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所有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都會有發炎性背痛,但並非所有發炎性背痛都是僵直性脊椎炎!總之發炎性背痛是症狀,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疾病。若下背痛持續數月以上、休息無法緩解、晨僵明顯,應就醫檢查是否為僵直性脊椎炎!

特徵

發炎性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

疼痛時間

持續超過3個月

持續超過3個月,且逐漸惡化

運動影響

運動後減輕

運動後改善,但長期仍可能受限

影響部位

主要影響下背

影響骶髂關節、脊椎、甚至眼睛

X光或MRI變化

不一定有變化

可見骶髂關節炎、骨骼融合

HLA-B27基因

不一定陽性

約80-90%患者陽性

是否會變形

通常不會

晚期可能出現駝背、脊椎融合

合併症

少見

可能影響眼睛、心臟、腸道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預防嗎?如何自我檢視自己是否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由於僵直性脊椎炎主要與基因有關,無法完全預防,但可以減少發病風險或延緩惡化

1.控制體重,減少脊椎負擔

2.保持運動習慣,防止僵硬與變形

3.減少長時間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

4.避免過度勞累,確保充足睡眠

 

雖然確診僵直性脊椎炎需要透過X光、核磁共振MRI、血液檢測等醫學檢查進行診斷,但仍可依據以下條件自我測試,初步評估是否有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如果符合3項以上,建議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

1. 早晨僵硬測試

  • 早上起床時,腰部、背部或臀部是否感覺僵硬,並且需要超過30分鐘才能緩解?
  • 久坐或久站後,背部是否會感覺特別緊繃?

 

2. 長期疼痛測試

  • 下背痛或腰痛持續超過3個月,且休息無法緩解?
  • 夜間疼痛,導致翻身困難或睡眠中斷?

 

3. 活動度測試

  • 嘗試向前彎腰,例如摸腳趾,感覺背部緊繃或受限?
  • 站直後試著往後仰,是否覺得僵硬或有阻力?
  • 頭部轉動或左右側彎,是否感到困難或受限?

 

4. 深呼吸測試

  • 嘗試深呼吸時,是否感覺胸部被限制,不像以前那麼容易擴張?

 

5. 其他症狀

  • 眼睛反覆發炎,例如紅腫、視力模糊?
  • 髖關節、膝蓋、腳跟經常疼痛?

僵直性脊椎炎有哪些舒緩方法?是否有飲食禁忌?

僵直性脊椎炎雖然無法根治,但仍有方法可以舒緩不適感:

1.適量運動,例如游泳、伸展

2.熱敷減少疼痛與僵硬

3.按摩,需注意避免過度刺激脊椎

4.適當使用護腰,提供腰部支撐力

5.冥想或深呼吸,幫助放鬆減少壓力

 

雖然無法透過飲食治療僵直性脊椎炎,但避免攝取可能加重發炎的食物,一樣能幫助減緩症狀:

應避免的飲食

1.加工食品:如速食、罐頭、加工肉類(香腸、培根),可能加重發炎。

2.精製糖:如含糖飲料、蛋糕、餅乾,可能促進發炎因子釋放。

3.高脂肪紅肉:如牛肉、豬肉,尤其是肥肉,含有可能引發發炎的飽和脂肪。

4.乳製品:部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對乳糖敏感,乳製品可能誘發炎症反應。

5.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白飯、白麵條,可能影響血糖並加重發炎。

6.酒精:可能刺激免疫系統,加重關節疼痛與發炎。

7.含麩質食品:如麵包、餅乾,若對麩質敏感,可能會加重發炎。

 

建議飲食

1. Omega-3 脂肪酸:如鮭魚、鯖魚、亞麻籽、核桃,能降低發炎反應。

2.高纖蔬果:如深綠色蔬菜、莓果、番茄、胡蘿蔔,提供抗氧化營養素。

3.優質蛋白質:如雞肉、魚、豆類,可促進肌肉與關節健康。

4.薑黃:所含的薑黃素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能,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細胞損傷。

5.綠茶:含有兒茶素,是類黃酮家族中非常強大的抗氧化劑,可阻止產生損害關節的分子。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吃哪些保健食品?

僵直性脊椎炎可選擇有助於減少發炎、保護關節功能的保健食品,對於症狀緩解可能有幫助,若有在服用處方用藥,則應與主治醫生討論使用方式:

1.Omega-3 脂肪酸

魚油含量豐富,Omega-3包含EPA+DHA,其中EPA有抗發炎效果,能降低發炎指數。

 

2.維生素D

增進鈣吸收有助於骨骼健康、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

 

3.

減少骨質流失、維持骨骼健康,且有助於肌肉正常收縮和神經的感應性。

 

4.薑黃素

薑黃素是從薑黃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具有強效的抗發炎和抗氧化特性。

 

5.維生素B群

包含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如 B1、B2、B3、B5、B6、B9、B12等,有助於減少疲勞、提升能量、改善神經健康、免疫調節。

 

6.葡萄糖胺或軟骨素

幫助減緩軟骨退化、減少關節疼痛。

 

7.益生菌

調整腸道菌群、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減少免疫攻擊。

 

推薦閱讀

2025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如何挑選rTG、TG、EE型魚油?

2025魚油挑選指南:5大原則從濃度、型態選擇高品質魚油

維他命B群功效有哪些?吃多少?什麼時候吃最好?

維他命B群是什麼?3分鍾了解食物來源、作用、副作用!

 


 

   醫神方Instagram

醫神方Facebook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