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朦朧!!台灣國病白內障年輕化!!
本文由 國家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詹棠璘 撰寫
目錄
|
由於3C使用普及化,加上三高罹患率年齡層下降,白內障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30~40 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逐漸升高,最年輕的甚至20歲就罹患白內障,所以「3C白內障」、「網紅白內障」與「高度近視白內障」等新興名詞也就此誕生。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白內障於慢性病的排名竟僅次於高血壓,達 41.3%。
白內障是什麼?
白內障可能因先天性、外傷、老化、藥物使用或其他疾病所造成,因此各年齡層都會發生。白內障和長白髮一樣都是老化的過程,白內障是眼球中水晶體呈現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疾病。
早期白內障發生的過程並不會有疼痛感覺,通常看東西會感覺上面都有一層白白霧霧的,常見症狀包含無痛無癢的進行性視力減退、視線模糊、畏光、眼睛容易疲勞、影像重疊、視覺顏色偏黃、老花眼突然改善等。
白內障類型包含老化性、先天性、外傷性、繼發性及藥物性,其中老化性白內障是最常見的型態,尤其如果本身有高度近視(600度以上)、3C重度使用者或罹患糖尿病者,都會讓白內障提早發生,輕則影響視力,重則導致失明。
白內障會好嗎?白內障會復發嗎?
白內障是無法自癒的,輕微的白內障還可使用眼藥水減緩惡化,目前並沒有能夠根治白內障的藥物,想要完全治療白內障,只能依靠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如果視力模糊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或者矯正視力不到0.5,就建議進行手術,切勿拖延至白內障過熟變成「黑內障」,恐挽回不了視力。
一般醫師會進行的白內障檢查項目,包括了基本視力檢查、眼壓檢查、細隙燈檢查、眼底檢查,以及瞳孔光反應檢查等,確認白內障病情的程度,再給予治療建議。
目前最常使用的手術方法為「微切口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健保有補助給付,也是目前公認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通常可局部麻醉,點藥水後就可進行白內障手術。手術中除了摘除混濁的水晶體外,也需同步植入人工水晶體。
手術後視力恢復的速度因個人條件(e.g.年紀、眼球組織狀況等)而異,一般來說,白內障手術後的第二天,視力就會有明顯改善,只要認真執行術後護理,手術後約1個月就可完全恢復視力。
白內障其實不會復發,但白內障手術置入眼睛的是人工水晶體,對身體來說屬於外來物,有些人術後數年會發現視力再度模糊,原因是因為人工水晶體刺激乘載水晶體的組織,而使細胞增生並沿著人工水晶體的表面,再長出一層膜狀混濁物,而影響患者視力,即所謂的「繼發性白內障」或稱「術後白內障」,其實這並不是真的白內障。不過,隨著白內障手術的進步,且人工水晶體材料日益優化,所幸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白內障高危險群?
白內障主要成因是老化,除了隨著年紀增長,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會提升,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眼睛提早老化而使白內障逐漸走向年輕化的重要原因:
- 年紀
- 不良生活習慣(抽菸、酗酒)
- 高度近視(600度以上)
- 常在陽光下曝曬
- 飲食不均衡
- 罹患三高
- 3C重度使用者
- 長期亂點眼藥水
- 眼睛受過傷
- 長時間服用類固醇藥物
白內障可以預防嗎?
老化是無可避免的過程,老化性白內障雖然無法完全有效預防,但是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還是可以延緩發生、降低風險:
-
避免眼睛直接接觸強光及紫外線: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會增加白內障發生的機率,到戶外活動時戴太陽眼鏡或帽子
-
注意飲食及水分補充:水分及糖分的控制對水晶體的代謝有很大的影響
-
避免用眼過度:眼睛過勞容易產生眼睛疾病
-
補充護眼營養素:葉黃素、玉米黃素、花青素、蝦紅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Omega-3魚油
-
補充抗氧化成分: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水果
-
不任意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或藥物
-
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
-
定期檢查眼睛
延伸閱讀
葉黃素不能跟什麼一起吃?2大營養素記得要避開!掌握葉黃素食用禁忌,營養補給才到位
葉黃素是什麼?為什麼要補充葉黃素?葉黃素食物有哪些!
2025魚油型態挑選全攻略:如何挑選rTG、TG、EE型魚油?
2025魚油挑選指南:5大原則從濃度、型態選擇高品質魚油